在太和殿听卷,本来就是皇帝的本职工作。
因为殿试是皇帝本人主持的,也就是说皇帝本人才是主考官,因此殿试不设主考,只有八个读卷官,这八个读卷官会先评卷,然后读给皇帝听,参考一下皇帝的意见。
不过这种事情他枯燥,历代皇帝干着干着,也就不愿意干了,多半都是把差事推给这几个读卷官,然后最后象征性的评一下前十名,点一下三鼎甲了事。
不过按晋王爷的说法,这一次皇帝陛下似乎勤政了一番,在太和殿老老实实的听了两天的卷子。
皇帝亲自干两天活,绝对不是因为沈毅,或者说不仅仅是因为沈毅。
高太监曾经跟沈毅说过,皇帝很重视这一届科考,想要借由这一届科考,来组建他洪德朝的班底。
现在朝廷里的大臣们,基本上全是先帝朝遗留下来的臣子,即便有一些洪德朝的臣子,也是杨敬宗那些先帝朝的老臣提拔上来的,不能完全算是皇帝陛下的死忠。
这一科是皇帝亲政的第一科,那位野心勃勃的小皇帝自然想要给自己选拔一些人才,况且倭患也是皇帝的心头患之一,这样想来,小皇帝在太和殿听卷,合情合理。
不过晋王爷放着沈毅的面说出这句话,就有些暧昧的味道了,似乎在暗示皇帝给沈毅开了后门一般。
沈毅大脑飞速转动,只一个呼吸的功夫,他就回过神来,微微低头道:“陛下勤政,乃是我大陈的幸事。”
晋王爷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,呵呵一笑:“好小子,能够沉得住气,你父在我家十几年,你沈七也算是本王的半个家人,有时间来王府走动走动,本王请你吃饭。”
拉拢新晋进士,也是建康大人物们的常规操作,哪怕是赵昌平那种“清流”,也是在榜下捉了一个女婿回去,不过晋王爷的这种身份,倒也没必要去拉拢什么有潜力的年轻人。
他请沈毅到家里来,纯粹是因为沈毅与晋王府有一些渊源,现在沈某人发迹了,能结个善缘当然要结个善缘。
沈毅微微欠身道:“有时间一定去王府叨扰。”
“嗯。”
晋王爷点了点头,开口道:“本王还有差事要办,便不跟你说话了,再跟你说话…”
晋王爷扭头看了看附近的这些进士们,呵呵笑道:“再说话,他们该瞎想了。”
“如果他们问你,不必讳言。”
晋王爷转身离开:“就说你与我儿交好,是本王的晚辈,因此相熟。”
说完这句话,晋王爷负手离开,走到了谢状元面前,淡淡的说道:“走罢,本府送状元公回第。”
谢泉诚惶诚恐,对晋王深深低头:“不敢劳烦王爷,在下自己回去就是…”
“历年都是建康府尹送状元公回宅。”
晋王爷微笑道:“如今本府就任建康府尹,自然不能例外,走罢,送完了状元公,府衙还有差事。”
谢泉不敢推拒,低着头,跟在晋王爷身后,朝着自家宅邸走去。
榜眼探花也跟了上去。
按照规矩,他们俩要送状元回家,然后探花再送榜眼回家,接着探花自己回家…
至于其他的二甲三甲的进士,便没有那么多讲究,各自散去就是。
晋王爷离开之后,应钊与孙鲤踱步的来到了沈毅面前,咳嗽了一声以后,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子恒…认得晋王?”
“嗯…有些渊源。”
沈毅面色平静:“我父曾经在晋王府当差,因此我也在晋王府住过,侥幸与晋王世子相识,因此也见过晋王爷几次。”
如果是别的进士有沈毅的身世,这会儿绝对会否认自己老爹的出身以及工作。
因为即便是在王府当下人,也不是什么很光彩的事情。
但是沈毅选择了坦然面对。
说句不好听的话,不是老爹这些年在晋王府辛苦办差,他跟沈恒两个人,可能连饭都吃不上,老爹辛辛苦苦将兄弟两个人养大,没有什么可丢人的。
这个世界上,不管老爹是什么工作,也没有儿子嫌弃老子的道理。
听到了沈毅的话之后,应钊与孙鲤都点了点头,这位甘泉书院的应先生看了看沈毅,犹豫了一下之后,开口道:“子恒,为兄听说晋王爷当年与陛下有过一些龃龉,不管令尊以前是做什么的,为了子恒将来的前程,还是对晋王府敬而远之为好…”
应钊原本只是甘泉书院的一个教书先生,朝堂里的事情离他遥远无比,但是现在他中了进士,摇身一变成了朝廷了准老爷,着眼处已经与从前大不一样了。
他这个观点,沈毅已经听过不止一次了。
张简张易安,便跟沈毅说过。
那时候的沈毅,也觉得这个说法大有道理,不过后来他自己琢磨了一番,便觉得这个说法不太靠谱。
当年先帝骤然驾崩,再加上北齐强敌在侧,为了防止主少国疑的情况出现,朝廷里的一些大臣的确想立晋王,叔侄俩也当然会因为这个产生一些不愉快。
因为殿试是皇帝本人主持的,也就是说皇帝本人才是主考官,因此殿试不设主考,只有八个读卷官,这八个读卷官会先评卷,然后读给皇帝听,参考一下皇帝的意见。
不过这种事情他枯燥,历代皇帝干着干着,也就不愿意干了,多半都是把差事推给这几个读卷官,然后最后象征性的评一下前十名,点一下三鼎甲了事。
不过按晋王爷的说法,这一次皇帝陛下似乎勤政了一番,在太和殿老老实实的听了两天的卷子。
皇帝亲自干两天活,绝对不是因为沈毅,或者说不仅仅是因为沈毅。
高太监曾经跟沈毅说过,皇帝很重视这一届科考,想要借由这一届科考,来组建他洪德朝的班底。
现在朝廷里的大臣们,基本上全是先帝朝遗留下来的臣子,即便有一些洪德朝的臣子,也是杨敬宗那些先帝朝的老臣提拔上来的,不能完全算是皇帝陛下的死忠。
这一科是皇帝亲政的第一科,那位野心勃勃的小皇帝自然想要给自己选拔一些人才,况且倭患也是皇帝的心头患之一,这样想来,小皇帝在太和殿听卷,合情合理。
不过晋王爷放着沈毅的面说出这句话,就有些暧昧的味道了,似乎在暗示皇帝给沈毅开了后门一般。
沈毅大脑飞速转动,只一个呼吸的功夫,他就回过神来,微微低头道:“陛下勤政,乃是我大陈的幸事。”
晋王爷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,呵呵一笑:“好小子,能够沉得住气,你父在我家十几年,你沈七也算是本王的半个家人,有时间来王府走动走动,本王请你吃饭。”
拉拢新晋进士,也是建康大人物们的常规操作,哪怕是赵昌平那种“清流”,也是在榜下捉了一个女婿回去,不过晋王爷的这种身份,倒也没必要去拉拢什么有潜力的年轻人。
他请沈毅到家里来,纯粹是因为沈毅与晋王府有一些渊源,现在沈某人发迹了,能结个善缘当然要结个善缘。
沈毅微微欠身道:“有时间一定去王府叨扰。”
“嗯。”
晋王爷点了点头,开口道:“本王还有差事要办,便不跟你说话了,再跟你说话…”
晋王爷扭头看了看附近的这些进士们,呵呵笑道:“再说话,他们该瞎想了。”
“如果他们问你,不必讳言。”
晋王爷转身离开:“就说你与我儿交好,是本王的晚辈,因此相熟。”
说完这句话,晋王爷负手离开,走到了谢状元面前,淡淡的说道:“走罢,本府送状元公回第。”
谢泉诚惶诚恐,对晋王深深低头:“不敢劳烦王爷,在下自己回去就是…”
“历年都是建康府尹送状元公回宅。”
晋王爷微笑道:“如今本府就任建康府尹,自然不能例外,走罢,送完了状元公,府衙还有差事。”
谢泉不敢推拒,低着头,跟在晋王爷身后,朝着自家宅邸走去。
榜眼探花也跟了上去。
按照规矩,他们俩要送状元回家,然后探花再送榜眼回家,接着探花自己回家…
至于其他的二甲三甲的进士,便没有那么多讲究,各自散去就是。
晋王爷离开之后,应钊与孙鲤踱步的来到了沈毅面前,咳嗽了一声以后,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子恒…认得晋王?”
“嗯…有些渊源。”
沈毅面色平静:“我父曾经在晋王府当差,因此我也在晋王府住过,侥幸与晋王世子相识,因此也见过晋王爷几次。”
如果是别的进士有沈毅的身世,这会儿绝对会否认自己老爹的出身以及工作。
因为即便是在王府当下人,也不是什么很光彩的事情。
但是沈毅选择了坦然面对。
说句不好听的话,不是老爹这些年在晋王府辛苦办差,他跟沈恒两个人,可能连饭都吃不上,老爹辛辛苦苦将兄弟两个人养大,没有什么可丢人的。
这个世界上,不管老爹是什么工作,也没有儿子嫌弃老子的道理。
听到了沈毅的话之后,应钊与孙鲤都点了点头,这位甘泉书院的应先生看了看沈毅,犹豫了一下之后,开口道:“子恒,为兄听说晋王爷当年与陛下有过一些龃龉,不管令尊以前是做什么的,为了子恒将来的前程,还是对晋王府敬而远之为好…”
应钊原本只是甘泉书院的一个教书先生,朝堂里的事情离他遥远无比,但是现在他中了进士,摇身一变成了朝廷了准老爷,着眼处已经与从前大不一样了。
他这个观点,沈毅已经听过不止一次了。
张简张易安,便跟沈毅说过。
那时候的沈毅,也觉得这个说法大有道理,不过后来他自己琢磨了一番,便觉得这个说法不太靠谱。
当年先帝骤然驾崩,再加上北齐强敌在侧,为了防止主少国疑的情况出现,朝廷里的一些大臣的确想立晋王,叔侄俩也当然会因为这个产生一些不愉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