蓼城地处淮水的上游、芍陂东北位置的平野上,此间有码头可以乘舟直达下游的寿阳,因此左近乡人们但凡有什么时货产出往往都选择前往寿阳售卖。尤其今年寿阳不再收取市估税钱,更让左近乡人们蜂拥而往。
蓼城往南十几里外有一片陂泽名为韩氏陂,居住有几百户人家,多数都是韩姓的族人。乡人们围湖造田、耕垦渔猎,生活虽然不谓十分的富足,但也称得上安居乐业。
金秋九月,田间劳作已经将近尾声,结束了秋收的农人们也并没有清闲下来,或在沟塘间网抓鱼蟹,或在田野里搜捕鼠兔。
妇女们当户纺麻,不时就要抬头往院子里张望,提防馋嘴的顽童们偷吃晾晒在院子里的鱼干果脯。若是抓到了一个现行,那真是要往死里抽打教训。
这可不是什么乡野时趣,今岁虽然大稔,但谷米售卖之后上缴三调所剩已经不多,余后的杂调还有今年的过冬口粮可全凭售卖这些农副产品维持。在这事情上若是马虎了,不只一家人将要衣食不继,或许还会有大祸临门!
正在这时候,篱墙外响起了清脆的铜铁交鸣声,并伴随着变声期少年略显沙哑的吼叫声:“货队回来啦!都来我家分钱分货!”
听到这吼叫声,分散在村庄内外的村民们顿时活跃起来,就连仍在抽打教训孩儿的家长们也都暂停下来,走出家院便往村庄中心行去。
村中耸立着一座大宅,较之周遭村舍都要更气派一些,是此间韩氏族长的家院,院子里停着几驾货车,周围站立着十几名健壮乡丁,在一名十多岁的少年指挥下控制此间的秩序,那少年正是喊话分钱货的人。
“三郎,你快瞧瞧我家能分多少!”
男男女女涌进此间,七嘴八舌向着少年打听道。
这少年急的一脑门子细汗,捧着一张木板细看上面的炭字:“九叔缴新米一石七斗、杂粟九斗六升,合给钱……”
在少年的喊叫声中,一笔笔钱货被分发给乡人。这些时货有不少是乡人们不能自产的日用品,但也有不少是用作转卖的商品。
俗话说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,韩氏陂傍着淮水,当然也不会错过这通航便利。更兼他们族长在寿阳开着一个商肆,凭其经验给乡人们帮忙买卖一些紧俏商品贴补家用,有时见利也颇可观。
很快便有乡人察觉到钱货数目差距颇大,忍不住便叫嚷道:“今年缴货还不比去年,怎么今年反比去年得钱更多?是不是去年算差了?”
听到这喊话声,主持分账的少年还未及回答,堂屋里却走出一个与之眉眼颇有几分相似、但体格高大健壮得多的年轻人,向着质疑乡人便喊话道:“怎不说是今年算错?来来来你细说,我兄弟短了你多少,我来割肉还你!”
听这壮汉怒声,院子里气氛顿时一沉,庄人们也都不敢随便说话,少年转身推了这壮汉一把:“二兄你且歇着,我来处理这些!”
待到壮汉气哼哼回房,少年才又对庄人喊话道:“今年寿阳换了城主,免了乡人田租市估,入市卖货能得更多,所以我阿兄才传信回来速把新米送去售卖。趁这时价正好,再向淮西买粮可比自食自产好得多!”
“寿阳人真是好运道,竟然遇见这样一位仁厚城主!”
听到这话,乡人们纷纷感叹道,满脸的羡慕之情,更有人喊话问道既如此那么去寿阳做佃做工有没有更大好处。
瞧着乡人们一脸跃跃欲试神情,少年便又喊话道:“你们也不要乱想,我阿兄说了,寿阳人遭此也未必是福,这城主仁政虽然不少,却连府廨仓舍都不肯修,怕是没有久处此乡的念想,人物收聚起来不知要使往哪处!阿兄要大家都安在陂上,他带人去淮北买些牛马,若真闹乱起来还得向义阳避上一避!”
乡人们听到这话后,原本还轻松欢快的氛围顿时一沉,他们虽然不知乡外事情,但对族长判断却是信服的很。旧年被官府从义阳三关南面迁到淮南此间,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便立足此间,靠的便是族长一家的带领。
等到钱货分发完毕,乡人们也离开了此间各回各家,少年回到房间里,却见刚才被他劝回房间里的二兄正坐在窗下把玩着一块状似狗头、麻麻赖赖的树根,不免便有些好奇:“二兄你弄这树根做什么?”
“树根?哈,阿耶在时常说兄弟三个唯我最拙,看来三郎你不比我精明多少啊!”
年轻人闻言后便大笑起来,抬手示意三弟关上了房门,摆手把人招到近前来才说道:“你再仔细瞧瞧!”
少年凑上来认真打量一番,仍然觉得此物同寻常树根没有什么两样,只是闻起来有一股单单的辛香。
“哈哈,还是瞧不出?我来教你吧,此物名叫大黄、陇右大黄,是消淤化痈、去热下血的救命物!就是这么一块,你知价值多少?”
年轻人一脸卖弄的望着自家兄弟小声说道,见其摇头便又笑道:“我家寿阳那商肆,阿兄还又添了十万钱,才从汉东一游贾手里换来!”
蓼城往南十几里外有一片陂泽名为韩氏陂,居住有几百户人家,多数都是韩姓的族人。乡人们围湖造田、耕垦渔猎,生活虽然不谓十分的富足,但也称得上安居乐业。
金秋九月,田间劳作已经将近尾声,结束了秋收的农人们也并没有清闲下来,或在沟塘间网抓鱼蟹,或在田野里搜捕鼠兔。
妇女们当户纺麻,不时就要抬头往院子里张望,提防馋嘴的顽童们偷吃晾晒在院子里的鱼干果脯。若是抓到了一个现行,那真是要往死里抽打教训。
这可不是什么乡野时趣,今岁虽然大稔,但谷米售卖之后上缴三调所剩已经不多,余后的杂调还有今年的过冬口粮可全凭售卖这些农副产品维持。在这事情上若是马虎了,不只一家人将要衣食不继,或许还会有大祸临门!
正在这时候,篱墙外响起了清脆的铜铁交鸣声,并伴随着变声期少年略显沙哑的吼叫声:“货队回来啦!都来我家分钱分货!”
听到这吼叫声,分散在村庄内外的村民们顿时活跃起来,就连仍在抽打教训孩儿的家长们也都暂停下来,走出家院便往村庄中心行去。
村中耸立着一座大宅,较之周遭村舍都要更气派一些,是此间韩氏族长的家院,院子里停着几驾货车,周围站立着十几名健壮乡丁,在一名十多岁的少年指挥下控制此间的秩序,那少年正是喊话分钱货的人。
“三郎,你快瞧瞧我家能分多少!”
男男女女涌进此间,七嘴八舌向着少年打听道。
这少年急的一脑门子细汗,捧着一张木板细看上面的炭字:“九叔缴新米一石七斗、杂粟九斗六升,合给钱……”
在少年的喊叫声中,一笔笔钱货被分发给乡人。这些时货有不少是乡人们不能自产的日用品,但也有不少是用作转卖的商品。
俗话说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,韩氏陂傍着淮水,当然也不会错过这通航便利。更兼他们族长在寿阳开着一个商肆,凭其经验给乡人们帮忙买卖一些紧俏商品贴补家用,有时见利也颇可观。
很快便有乡人察觉到钱货数目差距颇大,忍不住便叫嚷道:“今年缴货还不比去年,怎么今年反比去年得钱更多?是不是去年算差了?”
听到这喊话声,主持分账的少年还未及回答,堂屋里却走出一个与之眉眼颇有几分相似、但体格高大健壮得多的年轻人,向着质疑乡人便喊话道:“怎不说是今年算错?来来来你细说,我兄弟短了你多少,我来割肉还你!”
听这壮汉怒声,院子里气氛顿时一沉,庄人们也都不敢随便说话,少年转身推了这壮汉一把:“二兄你且歇着,我来处理这些!”
待到壮汉气哼哼回房,少年才又对庄人喊话道:“今年寿阳换了城主,免了乡人田租市估,入市卖货能得更多,所以我阿兄才传信回来速把新米送去售卖。趁这时价正好,再向淮西买粮可比自食自产好得多!”
“寿阳人真是好运道,竟然遇见这样一位仁厚城主!”
听到这话,乡人们纷纷感叹道,满脸的羡慕之情,更有人喊话问道既如此那么去寿阳做佃做工有没有更大好处。
瞧着乡人们一脸跃跃欲试神情,少年便又喊话道:“你们也不要乱想,我阿兄说了,寿阳人遭此也未必是福,这城主仁政虽然不少,却连府廨仓舍都不肯修,怕是没有久处此乡的念想,人物收聚起来不知要使往哪处!阿兄要大家都安在陂上,他带人去淮北买些牛马,若真闹乱起来还得向义阳避上一避!”
乡人们听到这话后,原本还轻松欢快的氛围顿时一沉,他们虽然不知乡外事情,但对族长判断却是信服的很。旧年被官府从义阳三关南面迁到淮南此间,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便立足此间,靠的便是族长一家的带领。
等到钱货分发完毕,乡人们也离开了此间各回各家,少年回到房间里,却见刚才被他劝回房间里的二兄正坐在窗下把玩着一块状似狗头、麻麻赖赖的树根,不免便有些好奇:“二兄你弄这树根做什么?”
“树根?哈,阿耶在时常说兄弟三个唯我最拙,看来三郎你不比我精明多少啊!”
年轻人闻言后便大笑起来,抬手示意三弟关上了房门,摆手把人招到近前来才说道:“你再仔细瞧瞧!”
少年凑上来认真打量一番,仍然觉得此物同寻常树根没有什么两样,只是闻起来有一股单单的辛香。
“哈哈,还是瞧不出?我来教你吧,此物名叫大黄、陇右大黄,是消淤化痈、去热下血的救命物!就是这么一块,你知价值多少?”
年轻人一脸卖弄的望着自家兄弟小声说道,见其摇头便又笑道:“我家寿阳那商肆,阿兄还又添了十万钱,才从汉东一游贾手里换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