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冠不南渡 第35章 这叫二十岁?(2/2)

小说:衣冠不南渡 作者: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:2023-12-27 08:37:13
  

  曹髦的面前坐着两个人,分别是大司农卢钦,以及度支尚书崔赞。

  尚书台分工明确,被称为八座尚书,其中有一令,二仆射,六尚书。

  这六位尚书,各自负责的东西不同,吏部尚书已经出现,度支尚书也就是后来的户部尚书的前身,是负责粮食的。

  这就是后来的三省六部制的半成品了。

  三公九卿的权力正在向尚书台过渡,甚至已经过渡了大半,但是也没有完全被废除,很多大臣都是将三公九卿当作荣誉官爵来对待。

  曹髦此刻就是在跟这两位商谈接下来的军饷待遇的问题。

  崔赞当然是很反对曹髦的想法,但是,他也担心曹髦会直接跳过自己,用卢钦这家伙来完成这件事。

  虽说自己这个尚书分走了大司农的职权,但是大司农依旧有着自己的属官,不能说是一点用没有。

  当今的庙堂就是这样,拥有相同职权的官爵不在少数。

  自己这边反对,那支持的那边可能就要夺权了。

  崔赞无奈的说道:“陛下,您的仁心,臣是知道的,您也是为了那些甲士所考虑,但是,我大魏的中军有十余万人,若是提高了他们的待遇,那四周的外军定然不服啊,若是也一并提升,那就是要提升近三十万人的待遇。”

  “这并非是小支出,如今的粮仓看起来充实,是因为往年的积累,若是按着陛下的吩咐来进行,只怕三年之内,粮仓就会空下来,再无储备。”

  “往后就没有办法继续维持这样的规模了”

  崔赞看起来完全支持曹髦的想法,可说出来的话却是一直都在找刺。

  不断吃老本的那是蜀国,曹魏很早就完成了税赋上的盈利,甲士待遇的稍微提升,根本不足以破坏掉整个大魏的根基,毕竟,曹魏是有自己的屯田机构的,在很多地区都是直接将农民当作佃户来用,在保障他们不饿死的前提让他们疯狂干活。

  若是在其他朝代,说尚书台没有下令调粮种导致民变,那没有人会相信,但是在我大魏,这是可行的,因为耕地是官府所开辟的公田,百姓们只是为庙堂耕作而已,不具备所有权,耕作和收获都要看官老爷的意思。

  他们这不是缴纳税赋,这特么的叫农奴!

  但若是觉得曹魏的政策太残忍,那也不对,在某种方面来说,曹魏保证了这些农民能干活能吃饭,没有让他们饿死凡事都怕对比,尤其是对比先前的汉末乱局。

  那时的百姓土地被豪强们疯狂兼并,流离失所,连年战争,成为了豪强们终身奴隶。

  起码庙堂还会时不时赐予耕地,不会让他们干到被累杀。

  而跟其余两个国家对比起来,吴国是更不当人的,蜀国更是岌岌可危,老底快都吃光了。

  现在崔赞给自己说庙堂的收支无法维持这样的“军费”,曹髦是绝对不相信的,在清理掉那些贪污的蛀虫之后,提升待遇说不定还能节省不少呢!

  大魏每年的军费都是天价数字,而这庞大的军费到底有多少是用在了甲士的身上,这就没有人知道了,层层剥削,贪墨成风,还是正大光明的那种,一说就是不理会世俗的眼光,一问就是魏晋狂士,风流自在。

  曹髦却并没有直接戳破崔赞的谎言,他看向了一旁的卢钦。

  卢钦笑了起来,“崔公啊,我计算了这些年里的收支,我认为您说的不对啊,这军队的收支,跟如今的实际待遇似乎有些对不上?”

  崔赞额头上顿时冒出了细汗,“还有一些是用以赏赐有功将士的。”

  “那往后就节省下这赏赐,将其变成待遇,鼓舞全军的士气,您认为如何啊?”

  卢钦再次问道。

  崔赞连忙点着头,表示认可。

  崔赞不敢再继续这个话题,大魏的很多支出,都是不能较真的,若是真的较真,不知要死掉多少人。

  崔赞负不起这个责任。

  卢钦这才看向了皇帝,眼里满是不屑,庙堂里的这些蛀虫,没一个能经得起盘问的,自己只是随口诈了一句,对方就果断认怂,这也说明,大魏的军费确实是有些问题的。

  曹髦同样没有继续这个话题,像这样的事情,目前先记下来就好了。

  会有机会来跟他们慢慢算账的。

  “陛下!!廷尉陈公求见!!” </div>

  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  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衣冠不南渡,衣冠不南渡最新章节,衣冠不南渡 三七书屋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