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同时,我认为我们应该还要大力支持农用化工业的建立,推进化肥厂,合成氨技术等农用科技领域变革。如果我们的大部分土地都能够运用到更多的化肥技术,那么我们的粮食产量应该还能上涨至少两成。目前拖拉机在悉尼小部分地区的实验非常成功,我认为应该及时推广在全国范围内使用,用机械来带动农业的生产和变革。如果种种条件都能够实行的话,我相信哪怕我们的可用耕地不再进行扩张,粮食产量也有突破千万吨的希望。”说完后,马克·雷戴尔扫视了一圈,随后用恭敬的目光看向阿瑟,等待着阿瑟的想法和决定。
“嗯,农业部的想法不错,你们有什么意见吗?”阿瑟点了点头,询问着其他人的意见。
“陛下,支持化工业和农业科技,合成氨技术,还有相应的工厂没有问题,我们新修建的利奥诺拉工业基地也包含着这样的工厂和领域。我们修建利奥诺拉综合工业基地的目的,就是为了建设涉及澳大拉西亚各方面的科技工厂,来改善澳大拉西亚的现有生产方式。”工业大臣皮埃尔率先点了点头,说到。
这样的想法利奥诺拉工业基地已经有涉及,这也是皮埃尔大臣想都不想就点头同意的原因。
“财政部也没问题,陛下。”财政大臣罗杰点了点头,说到:“工厂和农业科技方面,财政部可以拿出一百万澳元左右,来鼓励更多这方面的工厂建立,并且研发相应的农业化肥科技。至于马克部长所说的大范围使用拖拉机,我认为一次性实现对于财政来说负担太大。不如在新几内亚地区进行初步大规模使用的测试,如果私人农场主想要购买拖拉机运用到农业生产的话,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补贴,帮助拖拉机走进更多的私人农场。”
阿瑟点了点头,这确实也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了。虽然拖拉机单辆的造价并不太高,但要是在澳大拉西亚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话,还不是目前政府的财政能够负担得起的。
最好的办法,就是在类似于新几内亚这样的重要粮食产区进行大范围推广,并且对于比较大型的私人农场主进行鼓励,用一定的优惠政策,让他们自行购买拖拉机。
只要这些农场主体会到拖拉机带给农业的方便,能够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利益之后,不用政府鼓励,他们就会自发的购买这种机械,来加快自己农场的效率。
“其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?”阿瑟询问到。
这件事情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,而且农业大臣马克自己就提出了妥善的解决办法。
再加上财政部结合目前政府财政情况给出的意见,基本上农业问题也就妥善解决了。
见众人都摇摇头,阿瑟这才说道:“那就下一个部门吧,其他部门还有什么问题吗?”
又稍稍安静了一会儿,教育大臣理查德·诺伯·查普曼站了起来,说到:“陛下,教育部门今年的任务繁重,但我们的财政预算已经不多。教育部请求再申请至少五百万澳元的财政预算,用来给现有大学进行扩张,并且再修建两座大学。”
“教育部目前工作进行的怎么样?今年伱们的财政预算大约有多少?这么快就花完了吗?”阿瑟不解的询问到。
一般每年的年底总结会议上,都会根据上一年的情况,给各部门分配下一年的财政预算。
特别是像教育部这样的部门,会得到政府的额外重视,一般也有两百万澳元左右的额外预算。
“陛下,我们目前打算对于澳大拉西亚国家大学和奥克兰大学进行扩建,将其修建为澳大利拉西亚第一和第二的大学。这两所大学的扩建计划各需要一百万澳元左右,特别是澳大拉西亚国家大学,至少需要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澳元的预算,才能勉强跟上欧洲大学的进度。”教育大臣理查德解释到。
“再加上为了给利奥诺拉工业基地储备更多的技术型人才,我们分别在西澳大利亚和南澳大利亚各修建了一座技术培训学校,为工业基地培养技术工人。还有就是悉尼和墨尔本附近的技术学校扩张,这些技术学校林林总总加起来也花费了两百万澳元。今年教育部的预算一共只有六百万澳元,再除去几座大学的正常维持花费,目前教育部的可用预算只有不到一百万澳元,想要再修建新的大学已经无能为力。”理查德解释到。
教育部今年的步子确实迈得大,不仅要对现有的大学进行扩建,努力将其维持在欧洲大学水平。
同时还要修建新的技术学校和大学,来满足澳大拉西亚国内日益增长的技术工人需求和大学需求。
目前伴随着澳大拉西亚教育政策的普及,澳大拉西亚的人均学历已经来到了中学水平。
虽然有许多人是学历普及班出来的半吊子水平,但能在这个时代将人均学历提高到中学左右,对于澳大拉西亚政府来说已经尽力了。
从这些年来,澳大拉西亚国内接连不断破土而出的各类学校和大学来看,就能够看出政府和教育部门对于澳大拉西亚教育环境的努力。
阿瑟将目光看向了瓦尔特首相和罗杰部长,等待着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意见。
“陛下,教育对于国家来说是重要大事,教育的普及对于我们各方面的发展来说非常有必要。如果不是我们教育的努力,恐怕我们工业想要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也缺少足够的人才。因此我觉得,教育部门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,五百万澳元的额外预算并不多,甚至如果是为了修建大学的话,我认为可以将预算扩张到八百万左右。这些钱应该也足够将我们国内的大学数量扩建到十座,这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来说是有意义的。”瓦尔特首相率先发言。
十座大学只是列强国家大学数量的零头,但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,已经是努力后的结果。
如果能够拥有十座大学,也就代表着每年能够培养数千甚至上万名大学生,这将极大的填补中端人才的空缺,甚至为澳大拉西亚培养高级人才的幼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