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鹤笔记 第134章 夕照茱萸(四)(2/2)

小说:观鹤笔记 作者:她与灯 更新时间:2024-06-24 17:28:16
  

  齐淮阳不置可否,“我尽力,但将才那话我之所以越过白尚书跟你说……”

  话未说完,便被端门起锁的声音打断,钟鼓楼上的击钟官三撞,鼓楼下的众官纷纷整肃袍带,朝金水桥上列行。杨伦在走之前回头看了一眼邓瑛,他站在端门下面,当面临风,即便身着絮衣,仍堪见骨形。

  ——

  奉天门上已设了座,这日风大有光浓,御座上未设伞盖。

  中宫皇后、太后也都没有亲临御门,而是在太和殿内升座。

  尚仪局女官姜敏立于殿前,预备往来通禀。

  司礼监众秉笔太监,以何怡贤为首,立于御道前端,看着百官从东西两面北上御道,依序跪下朝御座行礼。

  礼毕后,鸿胪寺官员唱“起——”

  杨伦理袍起身,司礼监众人皆躬身朝内阁揖礼,何怡贤礼罢直身,朝杨伦道:“阁老身子还未见起色吗?”

  杨伦道:“迟暮之年逢大疾,是将息得很艰难。”

  何怡贤叹道:“阁老功在千秋,必得庇佑,还得以再辅圣君,继后世之盛。”

  杨伦冷笑了一声,没有应这一句话。

  何怡贤倒是不怎么在意,转过身道:“呈诏。”

  胡襄应声走上御道,躬身托诏,在何怡贤面前立定,御道上的众人都抬起了头,朝胡襄手中看去。

  何怡贤扫了一眼下站的众官员,抬声道:“请鸿胪寺宣诏吧。”

  鸿胪寺官员正要上前,齐淮阳忽出班道:“此诏不得宣!”

  此话一出,胡襄的手下意识地抖了抖,督察院左督御史喝道:“齐侍郎,此话伤得可是国本。”

  齐淮阳道:“总宪大人,我自有原因。”

  他说完朝前走了几步,抬手指向胡襄,“此遗诏并非陛下手书,是为假诏!”

  胡襄听完这句话,脚软手松,手中的诏书应声落地,一下子滚出去好远,他连忙连滚带爬地扑出去捡。

  何怡贤低头看了胡襄一眼,抬头道:“将侍郎此话,实奏殿上。”

  “不必慌着去,即便要奏请中宫治我的罪,也要听我将事说完。”

  他说完,从袖中取出一本,“请通政司诵章!”

  风卷尘起,从北面扑下,掠过金水桥,几乎迷人眼目。

  大明百十年来,通政司官员在御门前宣本读章,何止百余次,从来都是声洪音亮,从未像今日这般,司官读至中间,便已两股发颤。

  整篇奏章,共千余字,除去引文,剩下的大多是邓瑛供词的引写。

  邓瑛自认于先帝病重之时伪造遗诏,私用御印,而先帝因为病急而故,并不曾立下遗诏。

  通政司官诵至末尾,金台下鸦雀无声,只有风裂官袍衣料的声音,凄厉刺耳。

  “臣杨伦,奏请带东厂提督太监邓瑛上殿前面讯。”

  杨伦的声音划破沉寂,内阁的几个阁臣随即附和,左右督御史,并詹事府的官员也跟着请奏,请奏声一时齐上云天,胡襄等人皆有些站不住了,惶恐地朝太和殿看去。

  不多时,太和殿传了太后的懿旨——准刑部带东厂提督太监邓瑛,上殿前面讯。

  旨意很快通传到了端门,金吾卫将军领过旨,回头令道:“押人犯上殿。”

  邓瑛左右的侍卫立即上前,要拧架邓瑛的胳膊,邓瑛原本没有动,走了几步,却唤了前面金吾卫一声:“将军。”

  金吾将军挥手令停下,转身道:

  “请说。”

  邓瑛抬手向他行了一礼,“可以让我自己走吗?”

  “我们依制行事,请厂臣不要为难。”

  邓瑛听了这句话,也没再说什么,垂下手应了一个“好”字。

  从端门到太和门,前行需百余步。

  他曾经参与了这一条御道的修建,在它还没有成为封建王权的象征之前,他和无数的工匠一道,在上面踩踏过千百次,然而当它竣工以后,他却再也没有踏上过这条道路。

  邓瑛一直很想自己一个人,自由地在这条御道上走走,悠闲地抬头,看看他主持重建的那座殿宇,但他天生谦逊,也不愿意做过多的强求。

  他被人押上金水桥,东西文武官员各自将班列朝后退了几步,在中间给他留出了一条道。

  邓瑛拖着锁链慢慢地走到金台下面,侍卫松开了手,他便顺从地屈膝跪下。

  众臣对这个东厂提督太监都已经很熟悉了,一想到桐嘉惨案,以及白焕的刑狱之苦,以及今日他伪造先帝的遗诏的大罪,便恨从心起,碍于在金台下,不敢出言,不然,几个抗刀笔的御史官员愣是要开口啐上去了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:(1)待漏:等待大朝

  (2)板子房: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值房

  (3)大罪面讯:明朝司法体系里的一个说法,指朱元璋对于犯大罪的人,要进行当面询问。

  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  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观鹤笔记,观鹤笔记最新章节,观鹤笔记 三七书屋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