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随苏泽来的众臣们也有些拿不定主意。
可以说这种事情,除了苏泽这样的主公之外,其他人根本发现不了。
这么多折冲府,打仗少回来了几个人,这样的“小事”除了苏泽谁会过问?
那升官的李校尉做的隐蔽,而且根本没有证据,苏大甲这个折冲旅帅所有的推测都是心证,根本没有证据。
甚至可以说这李校尉做的非常巧妙,一来贪墨了士卒寄存在他那里的钱财,二来又靠军功升了官。
偏偏这事情还真的是天衣无缝,唯一的拿得出来的罪行,就是他侵吞了阵亡士卒的遗物。
任由这李校尉怎么盘算,也想不到苏泽能从【折冲府】的战损统计中发现端倪,又从苏大甲这个随从这里得到了真实的情况。
可仔细想想,这李校尉的行为,当真是破坏府兵根基的事情。
苏亮首先说道:
“郡公,此事若是属实,必须要将此人法办!”
任何兵制的根基都是人,府兵之所以能在这个时代发挥巨大的作用,根本原因就是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。
而这李校尉的行为,就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削弱了府兵从军的积极性,这样下去谁还愿意为了苏泽这个郡公上战场拼命?
苏泽对此就更清醒了,唐代府兵制被破坏,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无法足额授田,次要原因则是士兵待遇不断下降,但是边境将领为了自身军功需要,不断挑战边疆异族,开启战端,从而导致折冲府的府兵一年到头都在外打仗,频繁的战事破坏了勋官的奖励体系,也压垮了帝国财政,最后士兵卖命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,纷纷开始逃亡。
当然,现在苏泽推行府兵,还遇不到这两种问题,关中战乱多年,地多人少。
苏泽对于勋官体系比较克制,一直以来维持的府兵规模也不大,还能满足对府兵的赏赐,并且通过勋官这种体系将赏赐变成军功爵位,缓解一次性赏赐的压力。
可就是苏泽如此竭心尽力的维持府兵制度,还有人为了自己破坏府兵制度。
这如何让苏泽不愤怒。
但是有人支持,也有人反对,苏绰站出来说道:
“郡公,临阵作战,士卒死伤也是常事,侯将军述职的时候,郡公不也宽宥了侯将军吗?”
“从折冲旅帅一面之辞,只能说明这李校尉不爱惜手下,侵吞逝者财物,罪不至死,请郡公派人查探再做决断!”
苏泽看向苏绰,在苏泽目光注视下,苏绰依然没有任何的动摇。
苏泽当然信任苏绰,他一个执掌政事堂的重臣,不会袒护这么一个李校尉。
苏绰维护的是整个郡公府的体系。
这个李校尉的军功,是经过军法官勘验,由羊侃上报请功,将军幕府最后用印批准的。
苏氏兄弟的出发点都是公心,但是苏亮是从府兵体系上出发,所以要用李校尉杀鸡儆猴,让关中府兵们看到苏泽这位郡公对他们的爱护。
苏绰则是从行政体系上出发,拒绝苏泽破坏现有的制度,
苏泽冷静下来,接着说道:
“苏闻(【风闻言事的酷吏】)回来了吧?”
王思政连忙说道:
“苏检校已经返回了。”
“让他去羊侃军中,查一查这个李校尉侵吞阵亡士卒遗产的事情。”
“唯。”
苏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,但是他很快就头疼起来。
苏闻从凉州回来,在众多检校郎中一举成名。
但是和同行的苏无名不同,苏无名办案更讲究证据,做事情有勇有谋。
但是苏闻就是单纯的酷吏了,为了办案可以说是不择手段。
而苏泽让苏闻去查的,是这个李校尉侵吞阵亡府兵遗产的案子,以这个为突破口罗织罪名,以苏闻的能力肯定能将这个区区校尉拿下。
身为儒生的苏绰,自然不喜欢这些法家酷吏,但是偏偏有时候对付那些恶徒,酷吏要比清流更好用。
只能说如今的苏泽手段越发高明了,很多事情只需要安排好合适的人选,就能合理合规的达成他想要的结果。
苏泽派遣苏闻去羊侃军中,那就是要将事情办成铁案,敲打这些中层军官了。
不过好歹苏泽准备按照程序办事,苏绰也不再多言,退了下去。
接下来苏泽又在苏大甲的陪同下,视察了折冲府,甚至还坐下来和府兵交谈,询问他们家中的情况。
苏泽召来一个年轻的士卒,看着他怯生生的样子问道:
“家中可按令授田了?”
这名年轻的府兵立刻说道:
“授田了授田,全都是按照《授田令》的田亩数授田的,三长们都是挨家挨户宣读《授田令》的。”
可以说这种事情,除了苏泽这样的主公之外,其他人根本发现不了。
这么多折冲府,打仗少回来了几个人,这样的“小事”除了苏泽谁会过问?
那升官的李校尉做的隐蔽,而且根本没有证据,苏大甲这个折冲旅帅所有的推测都是心证,根本没有证据。
甚至可以说这李校尉做的非常巧妙,一来贪墨了士卒寄存在他那里的钱财,二来又靠军功升了官。
偏偏这事情还真的是天衣无缝,唯一的拿得出来的罪行,就是他侵吞了阵亡士卒的遗物。
任由这李校尉怎么盘算,也想不到苏泽能从【折冲府】的战损统计中发现端倪,又从苏大甲这个随从这里得到了真实的情况。
可仔细想想,这李校尉的行为,当真是破坏府兵根基的事情。
苏亮首先说道:
“郡公,此事若是属实,必须要将此人法办!”
任何兵制的根基都是人,府兵之所以能在这个时代发挥巨大的作用,根本原因就是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。
而这李校尉的行为,就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削弱了府兵从军的积极性,这样下去谁还愿意为了苏泽这个郡公上战场拼命?
苏泽对此就更清醒了,唐代府兵制被破坏,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无法足额授田,次要原因则是士兵待遇不断下降,但是边境将领为了自身军功需要,不断挑战边疆异族,开启战端,从而导致折冲府的府兵一年到头都在外打仗,频繁的战事破坏了勋官的奖励体系,也压垮了帝国财政,最后士兵卖命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,纷纷开始逃亡。
当然,现在苏泽推行府兵,还遇不到这两种问题,关中战乱多年,地多人少。
苏泽对于勋官体系比较克制,一直以来维持的府兵规模也不大,还能满足对府兵的赏赐,并且通过勋官这种体系将赏赐变成军功爵位,缓解一次性赏赐的压力。
可就是苏泽如此竭心尽力的维持府兵制度,还有人为了自己破坏府兵制度。
这如何让苏泽不愤怒。
但是有人支持,也有人反对,苏绰站出来说道:
“郡公,临阵作战,士卒死伤也是常事,侯将军述职的时候,郡公不也宽宥了侯将军吗?”
“从折冲旅帅一面之辞,只能说明这李校尉不爱惜手下,侵吞逝者财物,罪不至死,请郡公派人查探再做决断!”
苏泽看向苏绰,在苏泽目光注视下,苏绰依然没有任何的动摇。
苏泽当然信任苏绰,他一个执掌政事堂的重臣,不会袒护这么一个李校尉。
苏绰维护的是整个郡公府的体系。
这个李校尉的军功,是经过军法官勘验,由羊侃上报请功,将军幕府最后用印批准的。
苏氏兄弟的出发点都是公心,但是苏亮是从府兵体系上出发,所以要用李校尉杀鸡儆猴,让关中府兵们看到苏泽这位郡公对他们的爱护。
苏绰则是从行政体系上出发,拒绝苏泽破坏现有的制度,
苏泽冷静下来,接着说道:
“苏闻(【风闻言事的酷吏】)回来了吧?”
王思政连忙说道:
“苏检校已经返回了。”
“让他去羊侃军中,查一查这个李校尉侵吞阵亡士卒遗产的事情。”
“唯。”
苏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,但是他很快就头疼起来。
苏闻从凉州回来,在众多检校郎中一举成名。
但是和同行的苏无名不同,苏无名办案更讲究证据,做事情有勇有谋。
但是苏闻就是单纯的酷吏了,为了办案可以说是不择手段。
而苏泽让苏闻去查的,是这个李校尉侵吞阵亡府兵遗产的案子,以这个为突破口罗织罪名,以苏闻的能力肯定能将这个区区校尉拿下。
身为儒生的苏绰,自然不喜欢这些法家酷吏,但是偏偏有时候对付那些恶徒,酷吏要比清流更好用。
只能说如今的苏泽手段越发高明了,很多事情只需要安排好合适的人选,就能合理合规的达成他想要的结果。
苏泽派遣苏闻去羊侃军中,那就是要将事情办成铁案,敲打这些中层军官了。
不过好歹苏泽准备按照程序办事,苏绰也不再多言,退了下去。
接下来苏泽又在苏大甲的陪同下,视察了折冲府,甚至还坐下来和府兵交谈,询问他们家中的情况。
苏泽召来一个年轻的士卒,看着他怯生生的样子问道:
“家中可按令授田了?”
这名年轻的府兵立刻说道:
“授田了授田,全都是按照《授田令》的田亩数授田的,三长们都是挨家挨户宣读《授田令》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