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末长剑小说 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(2/3)

小说:晋末长剑小说 作者: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:2024-10-03 18:24:12
  

  东汉灭亡后,北方被曹操一统。

  曹操收三郡乌桓,以为天下名骑。

  这個三郡乌桓,在东汉时是幽州突骑的属国骑兵,即仆从军,战斗力其实一般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曹操并没有选择“突骑”这个军号,可能有点忌讳,毕竟这是刘秀的光荣部队。

  在这一时期,包括曹魏建立之后,屯骑、长水二校尉已是光杆司令,变成了荣誉职位,不领兵了。

  毕竟曹家人又不傻,尤其是曹操时期,如果让屯骑、长水二校尉继续领兵,并恢复幽州突骑的编制,会让人产生奇怪的联想——三兴汉室?

  额外提一点,赵云投奔刘备时,带了几百骑兵,刘备让他不要张扬,别让袁绍知道。这几百骑可能就来自突骑老家(幽州)的部队,说不定还是公孙瓒的残兵——“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”、“皆称刘左将军部曲”、“绍不能知”。

  至于刘备有没有能力为这些人打制装备,让他们成为强大的冲击骑兵,那就很难说了,至少当时不行。

  (三)西晋时期

  司马氏篡魏后,针对曹魏时期的政策,来了一次“拨乱反正”。

  幽州突骑的编制被恢复了,曰“幽州突骑督”,并全面具装化。

  《晋书》中直接记载帝王出行:次骑十队,队各五十匹。将一人,持幢一人,鞉一人,并骑在前,督战伯长各一人,并骑在后,羽林骑督、幽州突骑督分领之。

  在那个时候,幽州突骑督并非单独成军,而是分属五部,一部250人,总共1250具装甲骑。

  而且,西晋也不忌讳从幽州招兵。

  幽州突骑督的主要兵员以幽州的汉、鲜卑、乌桓为主,至西晋末年,鲜卑人已成为主流。

  (四)东晋时期

  或许有读者奇怪,东晋和北朝打,经常骑兵对冲,哪来的?

  如果说南方找一找,还是可以开辟不少养马地的话,那么骑战传统哪来的?

  没有骑战传统,熟悉骑战的群众基础就不大,想招募优秀的骑兵难上加难。

  其实很简单。

  刘秀开国时,将幽州突骑的家人南迁,一部分人在洛阳,一部分分散安置到南阳、颍川。

  偶尔补充禁军、黎阳营突骑编制时,也会从这两个地方选人。

  本书中曾经提到颍川、南阳有人向邵贼买马,当时没人觉得奇怪吗?

  书里提到颍川士族凑了多少骑兵,荀畯第一次见邵贼也带了不少骑兵,就没人提及颍川士族为啥能整这么多骑兵吗?

  其实这就是原因。

  南朝大名鼎鼎的淮颍突骑来源就是这些地方。

  衣冠南渡之时,颍川、南阳及附近郡国的士族南下,带走了大量私兵部曲,这些人是有一定的骑兵传统的,因为他们都算是刘秀迁过来的幽州突骑后裔。

  但淮颍突骑在东晋时期战斗力没那么强,无法和正牌幽州突骑相比。

  刘裕就不是很满意,攻灭南燕后,大量收编鲜卑骑兵,组建“鲜卑虎斑突骑”。

  石勒灭王浚的时候,曾经骂他:“君位冠元台,爵列上公,据幽都骁悍之国,跨全燕突骑之乡,手握强兵,坐观京师倾覆,不救天子,而欲自尊。”

  看吧,石勒都知道幽州突骑的名声。

  但中央禁军的突骑都以鲜卑居多了,幽州突骑这时候徒有虚名罢了,或许——这里的幽州突骑,主要指的是到幽州境内生活的鲜卑人吧。

  东晋后半段,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。

  这一时期,是具装甲骑开始大发展的年代。

  因为胡人建立的政权,天生有骑兵优势。

  另外一点就是,从西晋末年开始,到刘汉、前赵、后赵及鲜卑诸燕,步兵都很菜,往往被骑兵一冲就完蛋,实在硬一点的,上具装甲骑也能给你冲散。

  慕容德进攻青徐时,对辟闾浑夸口:“都督元戎一十二万,皆乌桓突骑,三河猛士。”

  这话肯定是夸张了,但慕容德一个鲜卑后燕残余势力,手下也有一堆具装甲骑,足见当时非常流行。

  鲜卑人是非常喜欢具装甲骑的。在没进入中原时期,王浚就曾以大量马铠酬谢他们。

  也就是说,八王之乱时期,段部鲜卑就已经能组建数百、一两千具装甲骑了。

  整个十六国时期,具装甲骑的数量逐渐增加,铠甲越来越厚,马槊越来越粗,简直跟军备竞赛一样。

  到南北朝时,具装甲骑达到了巅峰,成为当之无愧的军中核心。

  以北朝为例,本部落骑兵当具装甲骑,其他部落的当轻骑兵或步兵。

  450年,元嘉北伐,柳元景、薛安都攻弘农,大败北魏具装骑兵,还俘虏了两千多步兵,本来要杀的,后来这些人哭诉:“以骑蹙步,未战先死。”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晋末长剑小说,晋末长剑小说最新章节,晋末长剑小说 三七书屋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