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九十六章 谣言(1/3)

小说: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作者:张九文 更新时间:2024-10-08 06:42:32
  这篇文章则是直截了当,阐明了土地,人,财富之间的生产关系。

  这种文章是这辈子第一次看到,依它在弘文馆无人问津的样子,多半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了。

  临近科举前的两天,裴行俭几乎都在家中,偶尔会去弘文馆拿几卷书。

  那随从一直觉得自家小公子在苦读,觉得很欣慰,时常关着门不让外人来打扰小公子。

  裴行俭拿着各种典籍,分析着这篇文章中所说的生产关系。

  四月十五,关中是大晴天,今天李承乾没有去早朝,房相要去主持科举,李承乾也跟着安排各项事宜。

  这一次的科举在皇城内,过了辰时随着鼓声响起,朱雀门外的一群学子纷纷走入。

  考场就在朱雀门内,一张张桌案放在地上,每张桌上都有笔墨与纸张,这里守卫森严,每个进入考场的人都要根据名字领取木牌,坐在相应的位置上。

  不论是朱雀门上,还是在皇城内,考场周围全是金吾卫。

  禁军已经将这里团团围了起来。

  李承乾站在房相身侧,看着学子们一个个落座。

  这次的科举意义重大,贞观朝较为正式的一次科举,所用的就是糊名制如果这一次科举制能够顺利,那这将会是以后科举一次次完善的基础。

  科举进行五天,每天考一科。

  裴行俭这两天没有睡好,他目光环顾四下,等着监场的夫子发下来考题。

  他接过考题,撕开考题上的封蜡,看着题目,见已有不少人开始书写了,便也开始作答。

  考场内很安静,四周监场的夫子与禁军,每一双眼睛都看着参加科举考试的所有的学子。

  只要其中有任何学子有出格的举动,都会被押下去。

  李承乾揣着手端坐着,目光打量着一张张脸,他们有的刚开始奋笔疾书,到了后半段又开始抓耳挠腮,有的则是一口气写完之后,正在仔细修改着。

  考场上放着一个巨大的日晷,阳光照在一根针上,针的影子在日晷巨大的石盘上移动,阳光每移动一分,它便移动一分。

  午时一到,鼓声响起,李绩朗声道:“收卷!”

  一排排夫子走入考场中,不论这个时候写没写完都要当场收卷。

  今天一场考完,这些试卷都要放入中书省进行封存,并且有专人进行糊名。

  学子们纷纷走出朱雀门之后,皇城内也快收拾好了。

  终于,李承乾与房相一同站起身道:“今天很顺利。”

  房玄龄抚须道:“有劳各位将士,有劳各位夫子。”

  老师没答话,还是心事很重的神情,想想也对,现在说顺利,未免还太早,接下来几天还有几场考试,后面几天都顺利的话,才算是真正的顺利。

  李承乾看着一叠叠考卷放入一个个木匣子中。

  这个木匣子是专门设计过的,考卷上写着名字籍贯的一侧会露在外面,盖子盖上的时候,只有姓名和籍贯在外面,而看不到考卷的内容,如此便送去给专人糊名。

  等余下几科全部考完,才安排人阅卷。

  回到中书省内,李承乾还在调制着油墨,这种淡灰色的油墨有些粘稠,先将它涂抹在一张写了字的纸张。

  而后等着晾干。

  李承乾看了看一旁的房相,问道:“前些天看老师挺忙的,老师也不说都在忙什么。”

  房玄龄叹道:“都是一些以前积压的事,臣向陛下禀报而已。”

  李承乾喝着茶水点头道:“就是近来有许多奏章都是孤批复的,就怕出了差错。”

  “太子殿下且放心,如有差错,臣会再来安排。”

  等油墨晾干了,岑文本铲去粘连在上方的油墨,道:“房相,字迹还是完整的。”

  房玄龄点头道:“多试几次,只用泾阳的纸张试。”

  “喏。”

  岑文本招呼人手继续试用。

  李承乾又道:“孤准备一些茶叶,让人送出去看看互市的成效如何?”

  房玄龄抚须道:“也好,臣先前就劝谏过陛下,此事需要徐徐图之,心焦气躁不得。”

  “还是房相更有远见。”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,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,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三七书屋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